• 完善众创空间 服务创新创业

    2016年10月24日 16:49

    一年多以来,我国众创空间呈现出快速增长、百花齐放的发展趋势。据估计我国众创空间总数已超1.6万家,其中科技部认定的众创空间已超过2600家;腾讯、亿达等行业龙头企业,北大、清华等大学科研院所也投身于众创空间发展,提高了创新创业的专业化程度。... [详情]

  • 创新驱动 重在营造环境

    2016年10月24日 16:46

    ​这是一个推崇创新的时代。创新不仅与创业和经济建设相关,它更与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等密切相关。创新不仅需要技术创新,而且需要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更需要体制机制创新和保障激励约束相统一的制度创新。... [详情]

  • 鼓励创新必须攻克三个障碍

    2016年10月24日 16:44

    行政化倾向几乎是束缚创新的一道死结,至今尾大不掉、积重难返。在科技资源分配、经费管理、成果转化和创新收益分配等环节,行政化惯性依然势大力沉。行政性区划导致区域分工和产业格局雷同,很难跨行业跨地区面向企业和市场化规律合理整合。... [详情]

  • 拓展新动能 促进新发展

    2016年10月24日 16:41

    ​寻求“新动能”、发掘“新动能”、运用“新动能”,归根结底是为了促进和实现新发展。在我国现阶段,启用新动能、促进新发展必须突出有效施策的着力点。必须清醒地看到体制机制改革仍然是推动我国经济新发展的新动能之本,亦即第一支撑力。... [详情]

  • 加强供需两侧衔接互动 合力打造新增长点

    2016年10月24日 16:37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在世界经济面临复杂的新形势下,中央为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而作出的重大决策。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把着力点放在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上。... [详情]

  • 国有企业创新驱动应解决好激励、 考核机制和支持服务平台问题

    2016年10月24日 16:34

    因为它有国家赋予的使命,有企业发展的内在需求,有较好的技术条件,有较优秀的各类人才队伍,有必要的设备手段,有一定的启动资金。但是,目前国有企业创新驱动内生动力不足。因为缺少有效的激励机制、更有针对性的考核机制和完善的公共服务平台。... [详情]

  • 加快实施金融创新驱动 不断壮大新经济新动能

    2016年10月24日 16:28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这从本质上讲,就是要改变我国经济驱动模式。成熟市场发展经验表明,金融创新驱动不仅能引导资本流向新兴产业,具有新兴产业发现功能,而且还能有效推进传统行业转型升级。... [详情]

  • 发挥港澳地区和海外华侨华人独特优势 与内地民企形成合力积极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

    2016年10月24日 16:21

    今天结合会议主题,我想谈一谈如何发挥港澳青年和海外华侨华人年轻一代独特优势,同时与内地民企“创二代”形成合力,积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向更大范围、更高层次发展。... [详情]

  • 创新商业运营模式 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

    2016年10月24日 16:19

    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既是有效缓解能源和环境压力,推动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紧迫任务,也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国际竞争优势的战略举措。当前要创新商业运营模式,培育发展的新动能,走新能源汽车普及的“中国道路”,实现“弯道超车”发展。... [详情]

  • 齐心合力 创业创新

    2016年10月24日 16:17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国家基于转型发展需要和国内创新潜力提出的重大战略,是新常态下推动中国经济实现“双中高”的新引擎。政府、银行、企业要紧密配合、共同努力,把“双创”系统工程抓好、抓实,抓出成效。... [详情]

  • 以创新驱动引领制造业的新优势

    2016年10月24日 16:16

    新中国成立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持续快速发展,建成了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制造体系,为国计民生提供了重要的工业品和丰富的生活消费品,有力推动了国家的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 [详情]

  • 科技金融驱动结构性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2016年10月24日 16:15

    在“去产能”和加速清理“僵尸企业”时,科技创新来自哪里?发达国家给出的答案是——先进制造业。据统计,美国约70%的研发活动和企业专利都来自制造业。金融危机后,欧美、日本等国都提出“再工业化”,抢占下一轮全球科技竞争的制高点。... [详情]

  • 发挥金融市场与加强科研应用 推动创新发展

    2016年10月24日 16:13

    我国科研投入占GDP的比例目前为1.9%,与之相较,以色列为4.3%,美国为2.8%。显然,如要追上发达国家科技创新的步伐,我国的科技研发投入仍有待增加,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仅仅依赖政府的支持远不足够,需要民间资本广泛参与,共同投入创新。... [详情]

  • 尊重发展规律 积极改革创新 凸显比较优势

    2016年10月24日 16:11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比较优势是各个国家和地区参与全球竞争的基石。按比较优势参与国际贸易,通过“两利取重,两害取轻”,两国都可以提升福利水平;按比较优势进行产业布局,企业就具有自生能力,产业就具有比较优势。... [详情]

  • 从投资视角看创新

    2016年10月24日 16:08

    创业融资通常经历天使、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公开市场上市融资四个阶段。相对而言,越到项目的中后期,不确定性下降,损失的概率降低,但回报率也下降;前期则相反,失败的概率与成功的回报率都很高,二者一体两面,因为预期收益率= 成功概率×成功的回报率。... [详情]

  • 绿色创新 循环发展

    2016年10月24日 16:07

    以全面创新驱动转型发展,需要文化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实现产业创新。在经济增长换挡降速、发展方式粗放、结构性矛盾逐渐凸现的形势下,循环发展已经成为推动经济社会稳定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成为建设生态文明的关键途径。... [详情]

  • 优化创新环境 充分发挥企业的创新主体功能

    2016年10月24日 16:05

    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应当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要以全面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为核心,引导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形成创新型领军企业“顶天立地”、科技型中小微企业“铺天盖地”的生动局面。... [详情]

  • 引金融活水 促升级创新

    2016年10月24日 16:03

    说起创新,不少人都会想到被誉为“创新之城”的深圳。而现在,距离深圳1500公里、深处内陆的重庆,也晒出了一份创新驱动发展的成绩单:在经济下行压力下,重庆GDP增速连续三年保持10%以上,领跑全国。... [详情]

  • 精心培育新动能 发挥龙头农业企业的引领作用

    2016年10月24日 16:00

    长期以来,我国农业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农业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农业产业体系不健全是制约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国家每年投入改造农村水利等基础设施的经费不少,但由于农村面大、线长,未能很好地解决农业长期束缚于自然经济的问题。... [详情]

  • 打造分享经济平台 助推创新创业

    2016年10月24日 15:58

    近年来,重庆市全面释放市场主体创新活力,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猪八戒网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制度环境。根据安排,我就猪八戒网在创新驱动、分享经济平台方面的情况做如下汇报... [详情]

  • 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 着力培育经济新动能

    2016年10月24日 15:56

    改革开放近40年来,我国经济平均以两位数的速度高速增长,但传统产业对经济增长的驱动作用在弱化。同时,资源环境不堪重负,随着雾霾、PM2.5、气候变化等热门词汇频繁出现在媒体和公众视线中,凸显了资源环境对经济增长的制约。... [详情]

  • 发挥金融支持作用 助推创新驱动发展

    2016年10月24日 15:54

    通过加快金融高效流转、提升金融全面覆盖、强化金融精准定位、加强金融风险管理,提升金融体系的质量和效率,可以有效腾挪、盘活信贷资源,引导消费结构、产业结构朝着“创新”、“绿色”的方向转型升级。... [详情]

  • 创新驱动 加快备灾体系建设

    2016年10月24日 15:53

    我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根据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UNISDR)的统计,2005至2014年,我国共发生自然灾害286起,位居世界首位;按照经济损失计算,中国以2650亿美元位居第二。... [详情]

  • 强化创新驱动 推动“建筑+”和BIM 引领建筑企业可持续发展

    2016年10月24日 15:50

    建筑行业是一个长期依靠投资驱动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因此,在大数据时代信息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当前,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已经成为互联网在建筑领域的最典型运用,并对未来建筑市场竞争格局产生巨大影响。... [详情]

  • 立足“一带一路"发挥比较优势 为河南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2016年10月24日 15:47

    目前,中国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指引下,处于全面深化改革、增加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的新起点,这也是中国同世界深度互动、向世界深度开放的新起点。站在新起点,充分把握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深度融合的关键期。... [详情]

  • 通过发展社会企业促进就业 社会组织管理改革和发展

    2016年10月24日 15:44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数量连攀新高。由于经济增速放缓,包括高校毕业生在内的青年就业问题突出。发展社会企业是实现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和国家发展的有效途径。英、美、德等国社会企业的实践值得我们思考或者借鉴。... [详情]

  • 科技创新是内蒙古经济转型的根本动力

    2016年10月24日 15:42

    根据中央确定的科技创新战略目标,内蒙古科技创新的奋斗目标是:经过5至10年的努力,科技进步贡献率、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全国平均水平,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25%.... [详情]

  • 语言服务业的创新为中国发展提供 新的驱动力

    2016年10月24日 15:39

    由于我国现有统计口径原因,没有人能给出准确的数字,仅2014年语言服务性质的正式注册公司,全国就有56000多家,显然,这是一个潜力巨大的产业。... [详情]

  • 注重顶层设计 加强创新人才建设

    2016年10月24日 15:36

    根据美国麦肯锡的研究表明,过去几年,政府和社会对科技创新愈发重视,中国企业已经在客户中心型和效率驱动型创新方面建立了优势,并在部分领域取得了显著进步。但与美国相比,中国企业创新能力还存在较大差距,例如在科学研究型和工程技术型的创新上相对落后。... [详情]

  • 增强创新驱动力 大力发展“零”能耗建筑

    2016年10月24日 15:29

    降低建筑能耗、提升空气质量、推动我国经济绿色健康发展,已成为国家当务之急。“零”能耗建筑是应对气候变化、节能减排的最重要途径。德国、丹麦等国家已提出到2050年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达到百分之百,欧盟、美国、韩日等国都相继制定了未来二十年建筑节能发展方向... [详情]

地址:中国北京太平桥大街21号
邮编:100033

电话:010-66192659 010-66192661
传真:010-66192665

中国经济社会理事会秘书处版权所有 人民政协网承建